新闻资讯/ NEWS

我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

常州过桥垫资故事《运河边的资金周转》

更新时间:2025-08-08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

    常州过桥垫资故事《运河边的资金周转》

    办公室的玻璃窗框着天宁寺的塔尖,晨雾像纱幔裹着飞檐。我捏着银行催款单的手指发白,红色印章圈住的“72小时”像道紧箍咒。手机在紫砂笔筒旁震动,建行客户经理的声音带着焦虑:“赵总,这200万贷款逾期,会影响梳篦厂的非遗传承资质复核。”

    推开梨花木办公桌,楼下的古运河码头正泊着运檀木的船。新订的数控雕刻设备还停在奔牛港,下周四就得付尾款,可苏州的经销商突然来电,说货款要延迟半月兑付。会计小陈抱着账本进来,报表上的现金余额像被雨水洇过的墨迹,模糊得让人心慌。

    头三天像在青果巷的巷弄里打转。商学院同学介绍的融资公司要押厂房产权证,还得扣八个点的“服务费”;篦箕巷认识的放贷人拍着胸脯,转头就把日息提到万六;最窘迫是找表舅那天,他摩挲着我递的银丝梳篦撇嘴:“这手艺活利润薄,抵押率最多三成。”

    周二午后在市场监管局办事,碰到退休的老匠人。他接过我递的阳羡茶,指节敲着搪瓷杯说:“延陵路上有家文创金融公司,去年帮留青竹刻厂转过贷。”我攥着他写地址的烟盒纸冲进雨里,青石板路上的水洼映着运河游船的影子。

    民国风的写字楼飘着檀香,穿蓝布衫的风控经理推来文件:“赵总,您这几笔外贸订单没问题,可垫资200万走监管账户。”他指着条款,“日息万分之三点五,专款用于设备款。”我盯着“资金闭环”四字,忽想起五年前厂子拿到非遗认证那天,老匠人在作坊里打磨梳齿的场景。

    签完协议次日,他们的专员跟着去了奔牛港。海关查验窗口的姑娘核完凭证,在提货单盖了章。看着载设备的卡车驶过同济桥,我给米兰的客户发视频,她对着镜头里的新机惊叹:“下月初的手工艺展,就能用上你们的新梳篦了。”

    周四上午,苏州的货款刚到账,我让小陈转了200万零2100块到金融公司账户。那2100块,是七天的利息。

    米兰手工艺展的现场照片发来时,我正在车间看新设备运转。年轻的设计师抚着刚雕好的梳背笑:“赵总,这机器刻的纹样,比手工还精细呢。”我笑着拍她的肩,阳光透过雕花窗落在传送带上,紫檀木片正列队进入雕刻机。手机震了震,老匠发来微信:“小赵,说好的大麻糕,该兑现了吧?”

    抬头望出去,古运河的水波里,正浮着金灿灿的日头。